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74节 (第5/6页)
。 别说那些学生,富弼他们都是面面相觑,这二者有何关系? 关键减少官府治理成本,这是法家的优点啊! 王安石本来就是要拿这个点去跟张斐辩论的。 宋朝就是面临这个问题,恰恰也是因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导致整个行政机构变得非常臃肿。 制置二府条例司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的权益之计。 但新政仍旧面临这个问题,反对派太多了。 王安石是情不自禁地问道:“此二者有何关系?” 张斐故作一愣,然后诧异地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竟被他看得有些心虚,赶忙解释道:“真是抱歉,我无异打扰,只是对此感到困惑,你们继续上课。” 蔡卞立刻道:“王学士之言,亦是我们所惑。” 张斐点点头,没有过多计较,他也知道拦不住,但必须要施加压力,否则的话,又会争吵不休。 他沉吟少许,“在春秋战国时,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儒家始终未得认可?如果采纳孔子之学,又能否成功?” 大家面面相觑。 叶祖恰摇头道:“恐怕不能。” “为何?” 张斐问道。 叶祖恰答道:“儒家是讲德治,此需教化,教化又需时日,而当时的情况,各国相互攻伐,未有喘息之机,秦国启用商鞅之前,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儒家自然难以得到重用,即便重用,也难以成功。” 上官均补充道:“可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百姓深受教化,哪怕改朝换代,儒家思想依然是深入人心,可见只要给儒家时日,法家是不敌儒家。” 蔡卞道:“此言差矣,秦国能够成功,那军功制是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