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4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74节 (第4/6页)

避免冤案。”

    蔡京道:“当然是法制之法,故此我朝才允许民告官。”

    不愧是大jianian臣,就是会说话。张斐笑着点点头道:“事实就是如此,至于还是要去上级告么你们要明白,你不去告,与上级就没有太多的责任关系,也很有可能被下面的官吏蒙混过关。

    但你去告了,他就有责任,而且是主要责任,当然,他也有可能徇私枉法,但是,这世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相对好的方法。”

    叶祖恰突然道:“百姓有冤情,可以上诉,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是否要通过珥笔去争讼,这个我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珥笔争讼不是为公平正义,而是为了谋利,有些珥笔心术不正,为求谋取更多的利益,将一桩简单的官司,变得非常复杂,不但冤情更甚,同时还徒增官府的消耗,尤其是在财政困难之际,这反而会因小失大,令许多冤案搁浅,又何尝不是一种本末倒置。”

    “说得好!”

    张斐笑着点点道:“这就是为什么法家能够让秦国统一六国,但我却让大家引以为戒的主要原因所在。”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可逆

    这说了半天重典,突然又回到兴秦之法上面。

    这本也是此堂课的题目。

    按理来说,这也是应该的。

    但是这个转折令大家感到十分意外,尤其是富弼、文彦博等人。

    因为重典是法家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那么反重典,就是反法家。

    而张斐对于重典的那番辩诉,是深得不少人认可,那就辩论而言,应该是从那里折返回来,是更优的选择。

    不曾想,张斐却选择讼学造成官府消耗的这个论点给折返回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