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二百九十三章 丢失的那杆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丢失的那杆枪 (第5/8页)

十分了解。这些火枪除了自造的,也有王公大臣和西洋人进献的贡品。比如六世班禅就曾经进贡过藏式火枪,还有英国人送给康熙燧发火枪。

    然而当见多识广的乾隆和几位军机大臣仔细查看了眼前的这杆北海镇步枪后,发现除了知道哪是枪管、哪是扳机、哪是准星照门外,其余各处部件的用途完全看不懂,也不明白这枪该如何上弹装药。m.zwWX.ORg

    由于和珅目前兼着总管内务府大臣,又掌管武备院,同时还有接触过北海镇的经历,所以研究这杆火枪的事,乾隆便交由和珅来全权办理。和珅叩首领命后,便带着一众侍卫护送着那杆步枪,去了东华门外北池子路西的武备院。

    清代的武备院隶属内务府,与上驷院、奉宸苑合称内三院,主管事务就是负责为朝廷制备兵仗器械,而打造鸟枪的部门则叫做“御鸟枪处”。

    武备院的一间签押房里,北海镇的步枪被放在了一张桌案上,包括武备院卿舒文在内的一种官僚工匠正围着条案仔细端详。

    在场的官员里,除了和珅就属正三品的舒文官职最高,于是此人便替手下开口问道:“敢问中堂,这连发火铳能连打多少枪?”

    和珅端着茶抿了一口缓缓道:“十数枪总是有的。”

    满清关于北海镇武器的消息来源有很多,赎回的俘虏、派出的探子、当初攻打宁古塔时城内守军的观察等等,虽然确切数字不太清楚,可这些人都信誓旦旦的说至少能连开十枪以上。

    而此言一出,几个御鸟枪处负责监管鸟枪制造的拜唐阿显得有些惊讶,不过也只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