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出圈的和声学课程(4K二合一) (第2/8页)
主意,那些天才乐思站在了人类灵感所能抵达的最高点,若非沿着大师们开辟的道路前行,我们恐将一事无成。” “但问题在于,太难学了...”范宁指着那些谱例,“我以前经常因为它们而怀疑人生,为什么这些令人心花怒放的音乐,怎么都写不出来呢?耳朵表示好听,脑子表示不会,照着学都学不像...” 范宁的抱怨让台下传来一片感同身受的笑声。 原来这位天才作曲家,面对大师的感受,和我们的视角是一样的啊。 “问题肯定不在于大师,对吧?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灵感没有那么强,虽然愿意用勤勉去弥补差距,但艺术似乎并不买我们的账...” “我们的分析和学习方法有问题!”范宁坦言道,“而且现在浪漫主义音乐语汇越来越复杂,《作曲学》那样粗放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适应艺术时期的需要了!用灵感单打独斗,危险且不具备普适性,我们迫切需要理性的助战,迫切需要理论的革新! ” “在革新《作曲学》体系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 “当我们在讨论作曲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范宁转过身去,“唰唰”两下,在一块黑板的总谱上圈出了两个椭圆形,它们狭长、竖置、一左一右。 “这是和声。” “音乐的时间,在乐谱上是从左到右流动的,当我们在作曲时留意偏‘纵向’的关系时,脑子里会倾向于思考‘多个音符同时发声’是什么听感,所以有了《和声学》。” 他又是“唰唰”两笔,在另外的总谱上圈出了两个椭圆,这次它们狭长、横置、一上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