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铁轨上的眼睛 (第3/4页)
特质中衍生出的新的无形之力,它还未成实质,但隐匿在虚无中的不知名因素,似乎已有破土而出,又被连根拔起的倾向。 早在今年年初,范宁就已晋升中位阶,而之后《第一交响曲》的首演造就了他巨大的改变,那种感受不同于单纯“刷灵感强度”的再现前世音乐——由于缺少更高级的神秘学隐知,范宁很难准确描述,只能大概认为那是一种“灵的特性”上的改变,或是自己“艺术人格”的升华。 当然,它也带来了灵感强度的提升。 有了《第一交响曲》的积累,范宁预计当《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再现时,自己或许能尝试窥探高位阶的境界,掌握灵感具象化的无形之力。那时自己在面对风险不定的外部环境时,底气会更足。 “它脱胎于溯源之旅的冲动和设想,于此时萌芽,与此地诞生,这是历史。” 尽管只有一行行单独的低音谱号,但范宁郑重其事地在标题处写上了暂时的标题:《c小调葬礼进行曲》。 在动机片段下方标注几个简要的和声进行符号后,范宁合上记谱本。 灵感仍旧充盈,但不再肆意张扬地涌出,房间的灯火与光影变得稳定。 身体有些疲惫,范宁起立探身,拉开金色碎花帘子,将带着华丽浮雕框饰的玻璃窗推开。 他眺望的所在,是果戈里小城的北部城郊,酒店的选址让正向视野非常开阔,夜色中依稀能看见远处几段古城墙和山峦的黑影,而近处仅有几幢带有田园风味的农庄、池塘和小路。 再者就是一段近似“之”字形的铁轨,并轨换轨的节点正好处在正对的方向。 零散黯淡的煤气路灯到此为止,它静静地卧在黑夜里,就像大地上深褐色的肌理纹路,虽是废弃的片段,但至少在范宁的视野里看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