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青城之幽 (第3/4页)
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道名为张道陵。 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 此后,青城山便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青城山上有武术门派青城派。 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 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验可兼得,无为而有为,无作而有作。 该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 在“清静无为”中突出地讲求心无为,即心性清静无为,反对只知求清静于外,不知求清静于内。 因此,心性清静无为,便生有为,心清静无功,便生有功。 同时,在静观止念过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与心象,从而与禅宗的参悟法相区别。 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 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 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 相传青城丈人说:“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