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物以稀为贵 (第1/4页)
仿古工艺,可以只是仿工艺。 而仿古,特别是仿古代官窑,就不是简单的学习古代工艺,而是方方面面,都力求复制古代工艺。 这一点,在仿官窑之上,特别困难。 因为历代一来,每一朝代的工匠都有其特点,还有皇帝的喜好也不同。 就说工匠的习惯,就是一种很难确定的事情。 像是弘治朝的官窑款,基本的共识有好几点。 像是短横“大”、失衡“弘”、低水长底“治”、长腰“制”。 由此可知,弘治黄釉的“大”字,其首笔一横较短,所以才会有“短横大”的特征; 它“弘”字的写法,的确是“弓”大于“厶”字,可以说是“失衡弘”; 其“治”的写法,更是完全和低水长底的弘治款一致。 即三点水的“水”部,明显低于右旁的“台”部。 而右边的“台”部,其下面的“口”字最后下面的一横,长出“口”外; 最后“制”字的写法,需要完全吻合“长腰制”的特征。 即“製”字的中间一横,明显偏长。 按照耿宝昌先生的说法,明代弘治年间的瓷器鉴定“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的更为柔和秀逸。” 只要见过弘治年间的瓷器,的确能体会这种纤细和秀逸。 关于弘治时期龙纹的画法,一般都有“近视龙”的说法,喻其龙眼的画法,仿佛是戴着一副眼睛 纹饰图案符合弘治的时代特征,那么其釉色呢? 耿宝昌先生在同书中说:“弘治黄釉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