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0/13页)
公司的玻璃宫殿占据了整座楼的一半。在这个星期六上午,本来是用作顾客停车场的大空地上停满了贵宾们的汽车。 主楼是一幢全玻璃的展览厅,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出席开幕式的来宾们站在大厅里锃亮的欧洲豪华车之间。 我、约翰-德-海和菲尔站在第七排的一辆黑色宝马车旁边。车尾挂着的那块不显眼的标牌表明这是辆十二缸的车子。 从大厅里有路直通车间、清洗间、加油站以及六层楼的办公大楼,共有近百名商人在那里面从事着批发、零售和进出口生意。 我们端着倒满橙汁的高脚香槟杯子,兴趣索然地听着公司老板胡伯特-“休”-贝宁格向他的客人作史诗般冗长的演说。 他讲的一切,多多少少详细地写在他们公司为新开的曼哈顿分店印制的宣传手册里。 他妻子帕特丽霞是位娴雅的女性,灰发,56岁,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祖籍是我们的邻州新泽西州。 10分钟前休才开始讲话,谈他父母在德国巴伐利亚老家如何作出移民美国的决定的。当时二次大战刚刚结束,他本人年仅14岁。 曼哈顿他所有的生意场上的朋友都称他休,他不厌其烦地描述了他父亲如何抛弃他祖父在加米施一帕藤基兴的汽车厂、来这个机会无限的国家里寻找幸福的。他的父母带着他这个独生儿子先前往不来梅港,从那里登上了前往美利坚合众国的客轮。 在其庆典演讲的第11分钟里,休-贝宁格讲到了南汉普顿,接着在爱尔兰海里遭遇了一场大风暴,当然包括晕海等。一路上笑料不断,最后客轮停靠爱尔兰的科克港,他们终于踏上横渡大洋之旅。 由于贝宁格先生今年58岁,我约略速算了一下,他的全部讲话至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