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79节 (第3/6页)
。 “诸位怎么看?” 赵顼问道。 富弼点点头道:“这堂课还算不错,是很好的解释清楚了上课堂所遗留下的问题,证明上课堂,张三并非是在故弄玄虚。” 吕公着、司马光、文彦博不禁看向富弼。 有吗? 他们都还沉浸在张斐解题的思路上。 唯有王安石点了点头。 赵顼也有所惑地问道:“富公此话怎讲?” 富弼道:“上堂课所惑,什么是法制之法,为何要以法家之法为戒,儒家之法为何优于法家之法,以及三者是何关系。” 王安石道:“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同一个,那就是法制之法。” “介甫所言不错。”富弼笑着点点头。 赵顼疑惑道:“不对呀!张三说要以法家之法为戒,其原因是不可逆,而非是法制之法。” 富弼道:“这只是欲盖弥彰,官家可还记得他最终的解释。” 赵顼点点头。 富弼道:“但如果是将法家之法代入其中,就不难发现,他的这个解释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法家之法为得是君主利益,为得是国家利益,而百姓不在其中,这也是法家为何而亡的原因。 而法制之法是捍卫个人正当权益,以此来论,在法家之中,是不可能存在法制之法的,故此他必须要否定法家之法。” 王安石补充道:“而儒家之法是以仁政为先,仁政就是君主宽仁待民,结合起来就是为国为民,唯有治国理念拥有为民思想,法制之法才能存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