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_北宋大法官 第4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宋大法官 第450节 (第2/5页)

太差了一点,语句都不能保持通顺,又道:“这样,我让人根据你的教程来拟定的教本内容,到时先拿给你看看,若有不足之处,则改之。”

    可见张斐这一份教程,令他心悦诚服。

    还是你比较细。

    张斐点点头道:“这倒是可以。”

    司马光又道:“但是你必须要抽空去跟那些学生传授讼学知识。”

    张斐迟疑了一会儿,道:“司马学士任地看得起我张三,那……那我去抛砖引玉。”

    司马光呵呵笑道:“你这个可不是抛砖引玉,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三百三十八章 渗透

    张斐的这一次“无意”捐助,在这个初冬时节,拉开了一场教育改革的序幕。

    可话又说回来,教育改革,在宋朝其实早已经发酵,庆历新政,就刮起了一阵学术改革热潮。

    主要就是范仲淹提出的“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当时教育系统,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如今的王安石、司马光,也是在走这条路。

    简单来说,就是要务实。

    如汉唐的“章句注疏之学”,实在过于腐朽,已经严重制约儒学的发展。

    这还真不是范仲淹、王安石的个人理念,而是士林中普遍的需求。

    在历史上,王安石也是给予汉唐的“章句注疏之学”一记重拳,令其在之后的数百年一直萎靡不振,直到清初才卷土重来。

    而张斐的到来,只不过是在其中添加了一场教育竞赛。

    赵顼似乎也比较满意这种现状,还分别让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国子监挂职司业,掌训导之政。

    司马与王的理念之差,也立刻显现出来。

    司马光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