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二百九十七章 填海造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填海造地 (第1/6页)

    吹沙填海造地,主要成本有三项。

    一是人工费,耗费工时的主要是搭建围埝。

    二是材料费,耗费最多的是土工布,其它还有木桩和铁丝。

    三是机械费,包括这几艘挖泥船以及皮艇、冲锋舟、输泥管的费用。

    零零总总算下来,在盘山港腹地以这种方式造地,一亩地成本均价6万元。

    不过用海沙吹填,土壤含水量高、孔隙比较大、压缩性高、承载力差。

    所以,在实践中完成挖泥吹沙填出陆地后,还要进行自然沉降,二次整理,翻晒降水,砂石回填,碾压强夯等处理,使吹沙造地能够变成建设用地,达到一般承载力的要求后才能在上边修路盖楼,建设工厂。

    这么一算,每亩土地的成本就得10万开出去。

    10万一亩的建设用地其实很便宜,它不占用农田,不需要走征地手续,也没有各项占地补偿费用。

    还有,新造的土地就是一张白纸,想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这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华夏沿海各地纷纷向海要地的动因。

    在吹填形成陆地之后,将接续堆填石料、石渣,采用强夯工艺,让港址这边尽快形成建设用地。

    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同样如此。

    围埝筑坝需要水泥和石渣石料,建设通港公路、加强港址基础也需要这些建材。

    东华已经在盘山建设了水泥厂和商砼搅拌站,可以生产加工相应的建筑材料。

    但是石料有些麻烦。

    因为盘山附近无山,开山采石就不现实。

    当下,盘山的通港铁路还没有影子,靠公路长距离运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