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八点想法:天之处刑者 (第13/18页)
。 一个是‘与帝争神’,一个是‘与颛顼争帝’。 毫无疑问,前者争神,对方已经是称帝了,争的是神这件器具。 而后者,则称呼的都是颛顼,这表明共工争夺的时候,颛顼还不是帝。他们争得是帝位。 这就是争神与争帝的区别。 后人不知含义,所以就流传出刑天反抗黄帝,想要自己当帝,然后被黄帝打败,斩首了云云。 然而在我看来,刑天明显不配当帝,否则我们应该知道更多关于刑天的故事才对! 要知道共工,有太多知名的故事了,山海经里就有很多篇幅提到共工。 对了,共工与祝融大战,这个传说的原型,其实就是所谓的‘共工与颛顼争帝’。 这俩是同一个故事。 祝融,就是颛顼。至少那一代的祝融,就是颛顼。 这是个官职,一个地位很高,但还不是帝的官职,相当于能源部部长吧,国级干部。 颛顼在称帝之前,总不可能是个平民吧!他称帝之前当过祝融,立过大功。这个我以后解读。 总之共工某某,与祝融颛顼大战,争夺帝位,最后共工不管老百姓死活,放洪水失民心,所以颛顼赢了,成为黑帝。 综上,共工是个上古时期,存在感非常强的官职,其所在的氏族,往往都符合当帝的最低条件。 纵观山海经,共工每次都跟帝之候选人作对,还每次都输了。 唉,团藏啊。 反正由此可侧面说明,刑天是不配当帝的,尤其是跟黄帝争,凭什么?炎帝、九黎都服了。 刑天除了舞干戚,他还有什么故事?没有了,这是那个时代的不是很强,也不是很弱的某个氏族,甚至是……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