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米其林评级的三星小店_第434章 小册子里的苏菜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4章 小册子里的苏菜往事 (第2/4页)

的头头,gmd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那个陈果夫。)主政苏省,然后在当时的苏省省会镇江曾经举办过一届苏省物产展览会,其中有个节目是遴选剔择苏菜。

    因为当时华国流行的菜肴分别是鲁菜、粤菜、苏菜、湘菜和川菜。

    那时候菜色没有固定的标准,大家也不知道什么菜能代表某省的精华,尤其是苏省,苏南、苏北一江之隔,不但口味各异,就是浓淡甜咸、割烹方法也迥不相同。

    所以陈果夫主张先从苏省下手,他计划先把苏省辖下各县有名的拿手菜汇集起来,定为县菜,由县菜妙馐佳肴中再选出省菜,再由省菜中评选各省精英,制定“国菜”,春夏秋冬四个席面,一经订定,他就代表了华国最高的烹饪艺术。(其实这件事也确实推动了苏菜的发展,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所谓的传统名菜都是从那时候定下来的!)

    当时评选苏菜有三个原则,第一是苏省内各县大家所熟悉的名菜。

    第二是必须是苏省出产的食材制作出来的名菜,而且要是纯粹的苏省做法。

    第三要充分展现苏省独特的风味格调。

    最后经过一个多月的遴选,终于在物展大会开幕的那一天,在省府餐厅开出一桌大家精选的标准苏菜。

    当时那桌菜可以说是珍馐满桌,代表了苏省那时候的最高烹饪水平。

    比如开席前,待客用碧螺春、雀舌、水仙、贡茶四种,都是太湖一带的名产香茗。

    泡茶的水来自苏省境内无锡惠山寺石泉水、苏州虎丘寺石中泉、长江焦山脚下江心泉。这些可都是华国上榜的明泉。

    喝得酒有洋河大曲、金坛黄金酒、南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