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33 章 重百姓 (第3/6页)
师爷:“最好命人在粥厂设香案,每施粥前,命其叩首,跪谢天恩。外,有些青衿儒士虽贫苦饿病,亦羞于嗟来之食。不妨送于米票,令其家丁领取。” 程丹若:贫苦之家有家丁? 她不理解,不过马融会贯通:“这等人家,恐怕也不准女眷领食。这样,若『妇』人前来领粥的,额外给两糙米,钱由我来出,以宫中的名发出去。” 次来兖州,她其实没带多少银两,但目前手头有一千两现银。 哪来的? 郡主赏的…… 简单说,鲁王府给她的贿赂。 现在捐出去,就当替鲁王赎罪了。 而以宫中的名发放,在一些迂腐的人看来,或许更容易接受。 随后,程丹若叫来护卫们,让李伯武负责与粮商商议,尽量低价购买米粮,死去的赵护卫的弟弟赵望,略识几个字,为人老实忠厚,就让他和钱负责管账目收支。 至于她自己,选择不定时突击粥厂,choucha粥的质量。 按照师爷的说法,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粥必须趁热,不掺冷水,否则易生痢疾,因粥厂聚众者甚众,恐秽传染,要定时焚烧艾叶熏染。 程丹若没到,古人对赈灾已有如确的认知,赶忙应下照办。 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份,天越来越冷,程丹若每日怀抱手炉,坐车去粥厂巡视检查。 老实说,护卫浩浩『荡』『荡』,马车温暖如春,她身着锦衣,头戴卧兔,与外头蓬头垢脸,衣衫破烂的百姓,仿佛两个世界。 她的巡查,像极了一场讽刺的戏剧。 更恐怖的是,每到一处,雇工监粥就会吆五喝六,要领粥的百姓跪在雪地里,她磕头。 他们磕得真实意,感激涕零。 程丹若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