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171章 布道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布道者 (第6/7页)

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但又没有通常中故事的那种烘托、渲染和结构,这样就在悬念和结构之间制造一种反差效果,有意识地对读者的期待心理造成失落感。

    马原在叙述方式上也很独特,他不停地转换人称,人称就代表了视角、代表了人物的行为和感受,在叙述老作家的时候,他用的是第一人称直接叙述;在叙述穷布的时候,用的是第二人称间接转述;在叙述陆高、姚亮看天|葬的经历和顿珠、顿月兄弟的故事时,他又运用了正面叙述的方法。

    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单纯的客观描述和主观抒发,又和读者保持着密切、自然的联系,类似于一种道听途说的神秘感。”

    分析完《冈底斯的诱惑》林为民看到台下不少学生的脸上一脸茫然。

    八十年代虽说文学爱好者众多,但更多的是从众的、肤浅的爱好。zWWx.org

    台下的大部分学生其实是来见文学偶像的,难道偶像在台上不应该像那些来学校交流的诗人一样,激|情澎湃的朗诵着自己的或者是别人的作品,高谈阔论人生、理想、世界这些宏大的命题吗?

    林老师你逮着一篇给我们来分析,是真拿我们当中文系的学生了?

    林为民没有人前显圣的打算,这次是应中文系的邀请来的,讲的也是文学创作的事,有文学爱好者来听,他欢迎,但让他为了迎合大家讲一些看似高大上、实则空泛无力的内容,实在没必要。

    这两年他看多了在大学校园里装逼的所谓作家、诗人,所到之处学生们云集景从,奉若神明,看着可能很爽,但真没必要。

    靠着文学吃饭的人,把文学弄上神坛,最后只能靠着别人的供奉吃饭,不可怜吗?

    从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