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171章 布道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布道者 (第5/7页)

而硬推出来的四不像。

    可能包括很多在场的同学们,在初看马原的作品时,也会因为陷入他的叙事陷阱而感到恼怒。

    这些我都可以理解,今天在这里,我想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交流所谓的先锋文学到底指的是什么。”

    林为民说到这里,底下出现了些许的杂音。

    《当代》1983年第一期当中最红的当属何云路的《新星》,其次便是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年轻人对于新鲜的东西接受度总是出奇的高,大部分人也只是看个热闹而已。

    但仍有不少人对于马原这种重形式和结构的文风很反感,认为他脱离了文学的本质,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

    传统的“观”正在受到挑战。

    林为民没有理会台下的杂音,他表情淡定,语调不急不缓。

    “首先我们来谈谈何谓‘先锋文学’?

    先锋这个词大家很容易理解,带上‘文学’两个字又作何解呢?

    要想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我们需要来分析分析马原的这篇《冈底斯的诱惑》,弄明白了这篇文章,我们也就是弄明白了先锋文学的特点,明白了什么是我所谓的先锋文学。

    在《冈底斯的诱惑》里,它实际叙述了几个看起来似乎互不关联的故事。

    一个故事讲的是老作家在经历,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陆高和姚亮看天|葬的过程,最后一个故事讲的是藏|民顿珠、顿月兄弟的故事。

    在结构上非常独特,几个故事没有什么关联,他们单独成立又串联在同一篇中。故事的线索也很不明确,往往突如其来,倏然而去。事件常常没有确定的时间、地点,或者在过程上,或者在结果上进行某些省略。

    马原虽然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