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艺时代_第163章 带领《当代》走向更高的那个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带领《当代》走向更高的那个人 (第3/7页)

   在第一期的所有作者和作品当中,程忠实的《康家小院》和《初夏》有些格格不入。

    可能是因为多年深入乡村生活的原因,程忠实的作品中总是能看到农村变革时期的个人价值选择与思想感情、道德观念的碰撞。

    这样的风格与已经成名,同属陕西的陆遥很相似。

    程忠实的好处是,他不吝于笔墨来架构结构布局和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变化,有时甚至到了繁琐的地步。

    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很见功力,也很受那些思想成熟的中年读者的欢迎。

    还得到了国内文学评论界颇有名气的蒙万夫的赞赏,特地写了一篇《田野上庄重而深沉的希望之歌——评中篇》,充分肯定的程忠实在《初夏》当中的创作能力。

    同时,蒙万夫还在评论的最后盛赞,“《当代》1983年第一期为中国文学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蒙万夫这人大家不熟,他的学生很多人应该认识,叫贾平娃。

    诚如蒙万夫所评论的那样,在这一期刊物当中,有《新星》这样的改革文学力作,有马原这种极致化的先锋文学,有于华这样一出手便风格成熟而被寄予厚望的作者,有谟言这样歌颂真|善美的清新风格,也有程忠实这样正统的从乡土中走来的作者……

    这一期刊物充分显示了《当代》对国内文坛各种创作风格的扶持和鼓励,不光在广大读者口中收获了如潮的好评,更在评论界和作者群当中引发了极大的讨论。

    由于前些年的嗡嗡嗡造成了文坛一定程度上的真空,所以近几年文坛不仅是创作量的井喷,更是创作风格的百花齐放。

    时下有个流行词,叫“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