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75节 (第1/4页)
“诸位,空间部分是赫姆霍兹方程,通解是一系列驻波的叠加,也就是一系列本征波的叠加态,所以如果要忽略它而研究时间上的变化,那么相当于假设整个过程中子通量密度构成一个整体的波,每个点变化是同步的,那么我们应该……” “小赵,待会儿一起上厕所不?” “0.557,0.559,8.322,报告,计算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凸起!” “很好,密度向量是多少?” “只有大致区间,应该在18.5-19.7附近!” “阿巴阿巴……” 看着热火朝天的现场。 徐云的目光却忍不住再次投放到了陆光达身前的那张纸上。 也就是…… 记录有诺里斯·布拉德伯里的英文复印稿。 说实话。 在后世的2023年。 徐云并不了解这封文件……也就是诺里斯·布拉德伯里设计出来的定态次临界状态模型的存在。 这其实很正常。 毕竟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波折与故事,很多事情哪怕到2023年都没有解密——有些可能解密了,但并未完全公开,查询起来很复杂。 徐云能知道的只是这些事的表层,也就是很多同志为了保护那些外文期刊顺利运回国内,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至于这些期刊的大体内容,他不可能完全了解。 但另一方面。 根据兔子们后来的一些成果佐证,徐云却能大致对照到某些情况。 比如很有名的超临界放大效应的纠正。 徐云不知道这是哪次事件得出来的结果,甚至纠正它的团队负责人是谁都记不太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