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它很孤独 (第9/16页)
.........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国宝里,有两件文物最为特殊。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 它们的位次都要高于兰亭集序帖和《永乐大典》,牢牢占据一二把交椅。 其中第一是神秘的九鼎。 华夏历史上最早的九鼎传说来源于夏朝,至于先秦典籍中关于夏人铸鼎的说法,最早可见于《左传·宣公二年》。 书中记载了著名的楚子问鼎的历史事件,王孙满回答鼎的来历之时,就明确指出是夏人所铸: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jianian。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二年》】 九鼎这玩意儿有个很神奇的特性,用网文的话说就是,它竟然可以自动认主。 夏人不行了,就跑到殷人那去。 殷商不行了,就去了周人那里。 这就是所谓的“不迁而自行”。 不过一直以来。 九鼎都颇具传奇乃至神话色彩,历史上明确的记录很少,而且文献之间的记录时常会有所冲突。 举个例子。 九鼎的铸造者到底是大禹还是夏启,至今都没有一个定论。 比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中明确指出九鼎为大禹所铸,也就是那句很有名的【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司马迁以其著作的影响力,将这种说法流传后世,此后诸多史家也沿袭此说。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可《墨子·耕柱》确认是夏启: 【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是使翁难雉乙卜于白若之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