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依旧是一万字!!) (第11/16页)
也可能据理力争,阐明支持波动说或者微粒说的任意一种。 可眼下按照徐云的这番说法..... 光既是波,也是粒子? 一种物质具有两个属性,这怎么可能呢? 就像一个人,ta在生理上既是男的,又是女的? 不过出于对徐云的信任。 小牛还是继续看了下去。 “在亚洲历史中,有一位很有名的异族前辈,名叫迪迦迪迦,喜欢做大骨熬汤。” “有一次他通过计算发现,如果在光束的传播路径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圆板。” “由于光在圆板边缘的衍射,那么在离圆板一定距离的地方,圆板阴影的中心应当出现一个亮斑。” “很难以接受的情况是吗?但它确实发生了。” “而这,便是一种很典型的波动说表现。” “但同样,在色散现象中,光的微粒说也是找不出任何漏洞反驳的事实。 “因此迪迦便提出了一种看法,有没有可能光既是粒子,也同时是波呢?” 看到这里。 小牛又是一愣: “阴影中心,亮斑?” 纵观人类历史。 说起可以载入史册的学术打脸事件或者言论,数起来的话其实有不少。 例如威廉.汤姆生的那句“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便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场打脸,则必然要首推泊松亮斑了。 首先提及一件事....或者说一个常识: 在学术界中,以人名为开头的定理有很多。 比如大家熟悉的杨辉三角,还有麦克斯韦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