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见了,1850!(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见了,1850!(三) (第12/15页)

片。

    芯片这玩意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比如什么高通啊、联发科啊、华为海思啥的。

    而提及芯片,必然就会谈到光刻机。

    世人皆知我国的光刻机技术完全被外界封锁,但鲜少有人知道,芯片最小的精度就是1纳米。

    1纳米之后,芯片就会出现严重的量子隧穿效应。

    还有光合作用反应中心和呼吸复合物中,电子穿过蛋白屏障,也同样是一种量子隧穿。

    还是那句话。

    量子力学至今无人能够真正解释,但它却又时刻与你我的生活密切相关。

    远远不是那种‘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的玄学概念。

    话题再回归原处。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光子双缝干涉这块有个很典型的实验。

    也就是此前提及过的10.1126/science.1136303这篇,发表在学术最高期刊《science》上的论文。

    其中有个环节便是rou眼进行近距离观测——因为是光子嘛,可以直接看到。

    实验用的干涉缝隙很小,裸眼是看不到条纹的。

    所以实验小组就搞了个显微镜盯着看。

    最终聚焦的区域干涉条纹完全消失,但非聚焦区只是变淡了。

    更进阶的还有擦除实验,有机会今后再讲。

    近距离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徐云他们站在一百米开外的情况了。

    很快。

    这块晶体板连同呆滞的乔吉亚·特里等人,一同被带回到了cao作台上。

    看着第二次试验结果,cao作台周围陷入了真正的‘死寂’——许多人的心彻底死了。

    若非第一实验现场还偶尔能传来那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