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七节 造船计划 (第3/8页)
,专门用来充当各种海上杂务,包括运输、巡逻和捕鱼。命名也很简单,只是简单的用注册港+用途+编号。诸如:“临特”、“临渔”、“临运”这样的名字。 21艘载重吨在200~500吨的船只――类似“琼海煤”这样的大型帆船,被授予了独立的船名――作为专用运输船集中使用,特别是前往越南的运粮船和前往三亚、香港的物资输送船,全部是由这些“大型船”负担。这些船只也有少量的武装,并且留有扩充武装的余地,必要的时候可以投入战斗。 除了这些由海军控制的船只之外,在广州-雷州-临高的航线上,过去还有高广船行和海安船行两家船行的船只在航行,这些船只由殖民及贸易部控制,分别由广州站和雷州站进行管理。高广船行有12艘三桅大福船,分别以“广+天干”和“高+地支”的方式来命名,这些船只在广州-临高之间开办客货混装的定期航线,在第二次反围剿之前业务十分兴旺,二次反围剿作战开始前,一部分船只逃往临高,一部分被官府扣押没收。暂时还没有恢复起来业务。 至于海安船行的船只,全部是吨位较小的沿海用的盐船,原本主要是用来运输雷州糖到广州等地销售,除了运输糖之外,平时还将雷州的煤、木材和农产品运往临高等短途的海上运输。 尽管大部分的船只都由海军管理使用,在运输的方面的载重吨分配上实际由企划院具体控制。企划院的运输办公室里有专门的配载图和表格,精确到小时的记载各种货物的物流情况。 海军执行珠江口战役之后,大量船只被调走充当战舰和运输舰,使得整个临高的航运运力愈加匮乏。而两个中队的特务艇长驻香港使得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的海军船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