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一百九十七节 造船计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七节 造船计划 (第2/8页)

,大部分香港所需要的物资依然需要使用船只从临高发运。

    从临高到香港700多公里的航海线路使得大规模的船团和护航队体制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过去使用的高广船行这样纯民间性质的船运企业如今已经不能起到掩护作用――刘香和郑芝龙随时可能对这条航线上的所有船只发起无差别攻击。

    海南岛上,除了琼山之外,北部各县已经相继落入澳宋之手,但是随之而来在各县进行政权建设需要的大量人员、物资的流通都需要大量的海上运力。而三亚开发对物资和人力的需求依然源源不绝,这使得船只的运力紧张起来。除了在进行反围剿的几个月时间里因为对外贸易中断,船只运力宽裕之外,从澄迈大捷之后,整个海上运力的呈现需求旺盛的局面,以至于到了十月,原先不作任何限制的近海运输载重吨分配也划归企划院统筹管理。

    运力紧张是得依靠原先海军的中小型船只进行货运已经变得愈发困难。出海航行过于频繁使得船只和水手的工作状态变差,海损情况开始上升。

    扩大船队成为执委会的一个共识,但是整个1630年,因为战争和开发三亚的关系,财政总监部对基础建设、陆海军、军备设施的投资占去了全年预算的一半以上。而直接用于造船的开销几乎为零。临高的航运业,几乎完全靠对旧有船只的进行维修改造来支持的。尽管从规模来说,临高的船队也相当可观,旧式帆船中的双桅/百吨以上级别的船只保有量有126艘,另有30~70吨的单桅船92艘。

    这些船只全部归海军管理控制,一部分船只经过改装作为渔船使用,一部分安装了多少不等的火炮和打字机成为专业的作战用特务艇,另外一部分安装了少量的火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