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6 (第3/4页)
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一定的问题,可以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时刻,减轻后来人的一些负担,但却并非长久之计。 因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始终还是需要吃饭、需要填饱肚子,因此,节省粮食从来都不是解决百姓们吃饭问题的最好办法,而增加粮食产量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康熙看着手中被他吃得只剩下小半个的土豆形状的小馒头,忽然想起明末农学家徐光启曾在中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 康熙当即便决定在全国发布一道劝农文告,要求全国农民大力种植土豆。康熙一想到此种容易种植的土豆在灾荒之年可以让许多百姓不再忍饥挨饿,便觉得心情大好。 康熙看了看小玉米形状的小馒头,忽然想到玉米这种作物其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稻米粮食,也可以让百姓们填饱肚子。 康熙决定今日上朝之时便与大臣们仔细商讨在大清大规模推广玉米种植是否可行。 康熙受到蜜菀为他做的土豆和玉米形状的小馒头的启发,想到了让百姓们填饱肚子的好方法,顿时龙心大悦,眉宇间皆是愉悦的笑意。 康熙又见蜜菀做的小馒头之中还有一个红薯形状的小馒头,当即便多看了红薯小馒头几眼。 康熙对红薯了解的并不多,只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之中看到过关于红薯的记载,知道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可强肾阴,被视为良药。 康熙想到蜜菀为他做的土豆和玉米形状的小馒头都给了他启发,让他找到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稻米大面积在大清推广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