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6 (第2/4页)
,一旦出现人口多而土地少,百姓们填不饱肚子,难以维持生计的时候,通常便会引起起义和叛乱,王朝的统治便会动荡不安,这常常便是由一个王朝由太平盛世转向动荡衰败的开始。 早在战国末年,韩非子就曾经说过:“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即在土地生产粮食的产量恒定的情况下,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那么每个人分到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少,最后百姓们吃不饱,为了活下去,便一定会为了抢夺食物而大打出手,进而引起国家动荡不安。 可见,在百姓人口大量增长之前,必须要提高粮食的产量,保证百姓们可以填饱肚子,否则便会引发动乱,严重者还会危及王朝的统治。 因为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人在被饿死之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铤而走险,即起兵造反,为自己求一条生路。 满清八旗刚刚入关的时候,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造成了大量人口减少和大片土地荒芜,因而这种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 而近些年来,随着战争的停止和朝局的稳定,百姓人口已经开始加快增长,这也是康熙为什么如此急于提高粮食产量的原因。 康熙为了稳定民心,减少人口增加与土地面积、粮食产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他近年来在曾在大朝会上数次对大臣们强调:“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繁,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并且决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然而,这种让利于民的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