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拖后腿 (第1/6页)
以二零五三年中期的形势来看,牧浩洋与戚凯威都有点好高骛远。 虽然进入五月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都已参战,而且都成了中国的盟国,只剩下土库曼斯坦还保持中立,主要是美俄联军在五月初屯兵土伊边境,使得土库曼斯坦当局不敢轻易变卦。 当然,这也与中国军队有关。 原因很简单,当时进驻中亚的中国军队,中国也就只有五个集团军,只有一个集团军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其余四个集团军都在哈萨克斯坦,因此在土库曼斯坦方向上,中国的军事实力非常有限,根本无法为土库曼斯坦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也就没能说服土库曼斯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军队在大陆战场上的战略扩张已成强弩之末。 当时,连戚凯威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即在军队规模仍然较为有限的情况下,扩张的风险急剧增加,必须放慢脚步。 事实上,到二零五三年五月,中国陆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三百万。 问题是,中国陆军的战线也比五个月前扩大了两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征召了三百万军人不等于获得了三百万能够作战的战士。原因很简单,武器装备的产量跟不上,很多部队都没获得必要的主战装备。 当时,中国陆军中,总共只有十八个集团军获得了主战装备。 在这十八个集团军中,只有十二个集团军装备了地面战平台,另外六个集团军的主战装备都不够先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