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理想主义 (第1/6页)
花了几天时间,牧浩洋对中日军力对比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从根本上讲,中国军队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海军上,中国拥有性能先进,而且经受了实战考验的舰载战斗机,而日本的f-35cj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就已证明,绝对不是合格的制空战斗机。在空军上,中国空军的优势更明显,不管是j-20的高度改进型,还是j-22的后期型号,都优于日本空军的战斗机。此外,在作战系统上,中国空军与海军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军队早已实现装备国产化,而日本还在为此奋斗。 战争期间,中国可以不受外界因素限制、只由生产效率决定装备生产速度,而日本必须受外界因素限制。比如,f-22j与f-35cj的发动机只在日本进行组装,国产化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关键设备需要从美国进攻。只要进攻渠道、也就是海运与空运被切断,日本连一架先进战斗机都造不出来。 在全面战争中,日本遭到战略封锁只是迟早的事情。 八月初,牧浩洋按照黄峙博的建议,向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对日作战总体战略计划报告”,并且将副本递交给了黎平寇与黄瀚林,正式提出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对日本进行战略禁运。 必须承认,有目光的不是牧浩洋,而是黄峙博。 在他提交这份报告之前,黎平寇刚刚在东京吃了闭门羹。 七月底,在当选下一届国家元首之后,黎平寇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