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08 攻占河南 (第1/6页)
1912年,11月,秋季。 巴尔干半岛上空的硝烟味和死亡气息愈发的凝重了。 在英国人,法国人,奥匈帝国以及列强的支持下,巴尔干同盟前期的战争的推进可谓是一马平川。 在短短的不到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巴尔干同盟就已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赶出了巴尔干半岛,可谓兵贵神速。 不过收复了巴尔干半岛之后,喊着“让巴尔干半岛回到巴尔干人的手中”口号的巴尔干“正义同盟”却是没停下战争的步伐,反而将战争逼进了奥斯曼帝国的中央领土,也即是土耳其人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而巴尔干同盟的这种举措大有一丝“不灭楼兰终不还”的气势。 只不过,随着战争的进展,奥斯曼帝国的主体民族土耳其人也开始有目的,有条件的进行反击了,甚至在欧洲战场上,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启用了飞机武器。 在两方僵持下,在物资消耗下,以及人口贸易利润输送下,巴尔干同盟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持续进行着。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获得的领土,整个巴尔干同盟各自抱有不同的态度。 塞尔维亚说:“这次战争是我们塞尔维亚人的部队最多和物资消耗最大,因此我们自然要获得至少一半以上的领土的战利品。” 但是这样的说辞显然不能够让其他几个国家的人满意。 要是塞尔维亚拿走了大部分“蛋糕”,那么其他的几个国家就只能吃屁了。 因为,现在来说,塞尔维亚人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土也不过是萨洛尼卡的北方一线,而这些领土不到获得领土的四分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