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九章 乡土文学 (第2/11页)
,“我的新书刚刚写完初稿,跟上沪有关的,还没想好在哪儿发。” “写家乡是好的。”汪曾棋笑了笑,“你的新书要是出版了,我给你作序。还有余桦,我毕竟之前也教过你。” 余桦嘿嘿一笑,“您还记得啊。” 汪曾祺之前在鲁迅文学院教过大课,自然也给余桦上过课,不过当时学生很多,课又少,后来分实践老师余桦也没分到汪曾棋手下,所以接触并不多。 之前要来电话的时候,余桦觉得汪曾祺大慨不记得之前在鲁迅文学院教过自己,所以就没提这事。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于东看了看余桦,心说这家伙藏得挺深。 不过回想一下,余桦似乎也很少提到在鲁迅文学院的事情,他明明在里面待过两次。 汪曾棋笑眯眯地说道,“你们这一届的学生还是比较特殊的,有很多给我的印象都很深,比如你,比如莫言,比如刘振云……” 说起那一届的学生,汪曾棋又来了兴致,想起一些趣事来说。至于他主动要给于东他们的小说作序,似乎也不难理解。 他向来喜欢提拔后辈,阿城、铁琳、贾平洼他们都受他提携过,作序自然是小事一桩。 其实汪曾棋算是“大器晚成”的那一类,十年前,在文坛中,他很少被人提起,但是这些年他老而弥坚,越写越多。 前些年,如曹禺等一些跟他同期的作家渐渐丧失艺术感觉,难以cao持文学的时候,他却在一旁不声不响地走了出来,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譬如《受戒》,是他六十岁所作,又譬如《大淖纪事》,是他六十一岁所作。 汪曾棋曾经说过,他家后院有一棵藤本植物,家里人都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