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九章 乡土文学 (第1/11页)
余桦跟毕飞雨也各得了一幅画,不过他们一致认为于东的这幅才最好。 正如于东刚才说的,瑕疵也是艺术的一部分。 当然,往俗了说,写错了的题款,反而更容易引起人注意。 据传,明朝书画家徐文长曾经在一家点心店吃点心,觉得这家点心不错但是生意又很差,就主动为这个小店写了一块招牌,就叫“点心店”,不过他特意将“心”字少写了一点。 写完之后,他又署上自己的别名“田水月”以证明这就是他写的。 后来有人看到这快招牌竟然是徐文长写的,而且还连心都写错了,就议论了起来。这事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人都知道这家点心店有一块徐文长写的招牌,上面还有错字。 点心店来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就越来越好。 不过后来,点心店老板又见到徐文长,便提议让他把那一点给写上。 老板想,既然少一点都能有这么多人来看,那写对了不是更好? 徐文长答应了他,把那一点给补上了。 不过写对了之后,反而没有什么人来关注了。 所谓物以稀为贵,写对的有很多,写错的却很少。正如错版币一样,要比正版值钱很多。 三人各自拿到画之后,汪曾棋又问:“你们最近可有新作?” 余桦说,“我有一部长篇,这个月已经在《收获》发表。” “叫什么?” “《许三观卖血记》。” “书名听起来挺唬人,回头我去找来看,你们两位呢?” 毕飞雨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新作,其实也有,不过只有短篇,他就没说。 于东想了想,把自己新书的事情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