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_第 60 章 六姐的来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60 章 六姐的来历 (第5/8页)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女人少,老人少,日子就一定很不好过,在艰难的日子里,能活到最后的都是男人,其次是孩子、女人,老人比女人还更容易死,而且慢慢饿死自己的时候,往往还心甘情愿。

    陆大红也没有祖父母,他们为了不连累女们逃难的脚步,在大疫临时自愿留在北方,这些都曾是她经历过的苦难,但六姐了,如今她仔细地观察着这些被遗忘的,被视作寻常的苦痛,全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她给这些记录做了一个注脚——一年一亩三百斤,以解决村里的一切。

    只一亩地一年能给农户提供三百斤的出产,十亩地就能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家庭,祖父母、父母,三到个孩子。这样的家庭不论能不能理解买活军的种种政策,都会是买活军最坚实的后盾。

    陆大红参与过云县的扫盲,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一开始,农户对于剃光头的态度是很警觉的,并且不太信防虫防传染病的理论,第一年的稻子解到粮仓里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六姐哪怕只是随口的交代和指示,农户们都当纶音仙旨奉,比城里人的态度更狂热得多。六姐认字,那我们就认字,六姐避孕,那便避孕,六姐反童婚,那就反童婚,一千道一万,只彬山年年都运稻种,六姐什么就是什么!

    哪怕隔了虎山这座大山,只买活军的稻种能流入丰饶县,一年时,丰饶县就将是买活军的囊中之物。陆大红进入丰饶县的时候,是以打量未领地的心态在评估着这座县城的——丰饶县比不上许县,但比临城县好一些,城墙修得还算体面,而且门口也还有几个兵在巡逻,虽然战斗力看起也不怎么样,但比许县的那些兵看着硬气勇悍,许县人一向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