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0章 大唐改革纲要 (第1/4页)
李恪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他胡编乱造的,而是他有根据的,因为他手里面随同而来的还有另外一份资料。 就是李恪刚刚接手监国的时候,那些通过朝廷国库数据,以及每年的粮食收入计算出来天下大约有二到三成的土地根本没有耕种,李恪不知道原因,让民部和工部去调查。 当时李恪给出的期限是到今年的七月底,但是不管是工部的段纶还是房玄龄都说这个时间太紧张了,调查不出来。 那次朝会之后,李恪就直接将这个命令下达给了田蒙,让他去负责调查一下原因,随同调查的还有关于民间的毛驴和马匹的存量,分布区域等情况。 而现在,距离李恪下达命令过去了不到一个半月,他就收到了相关信息的回馈。 民部和工部进度如何李恪不知道,但是他们说七月份都完不成,而现在马上3月份就快完成了,这个效率比他们不知道提高了多少。 这里面的差距,李恪沉思了起来,固然是因为悦来商行的任务较少,毕竟大唐的官员还要负责其他的事情,底层的官员数量严重不足。 或者说,大唐朝廷目前养活不了这么多的官员,也不能说官员,准确的说是吏员和役员。 毕竟一些事情其实由吏员和役员来完成就可以了。 官在大唐指的是有正式品阶的,放到现代就是正科,副科,正处等等。 而吏员在大唐则是由流外九等到流外一等来区分俸禄多寡和职位大小,有点像是合同工,没有正式级别,但是也能保障你的收入,并且随时有可能变成官员,由大唐的朝廷支付俸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