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两条线的交集 (第7/13页)
果然下了雨。 而旧党们,也以此作为新法祸国殃民、天怒人怨的铁证。 王文川的回应,最开始是很强硬的:天变不足畏! 也就是说,不管是山崩还是大旱,都不能让他畏惧,都不能阻止他推行新法。 而在他被罢相之后,就无奈了许多:难道天下大旱、流民四起,全都是因为青苗法吗?难道没有了青苗法,就不会有大旱和流民了吗? 只是在当时,他的这种无奈的反驳,却并未起到任何的作用。 对于楚歌而言,这次他当然还是站在王文川这边的。 因为以现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来看,天下不下雨,地面是否干旱,跟变法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而已。 更何况现在楚歌扮演王文川,要费国强兵,就必须得顶过天灾的这个坎。否则一旦被罢相,新法就要被废,等于是前功尽弃。 楚歌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在史料中寻找解法。 他首先想到的,是从张任侠身上入手。 这个之前玩家曾经扮演过的小人物,本来跟王文川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可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却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成为他被罢相的导火索。 而在历史上,张任侠也因为这次上流民图的事件,一直以一个“忧国忧民的小人物”形象,被赞颂了几百年。 在相关的史料中,张任侠的变化其实很明晰。 他最开始确实很敬重王文川,但在他到地方上之后,越来越多地看到新法的弊端,所以很快就转变了思想,开始反对新法。 说他是旧党似乎有些偏颇,毕竟他并未被深入地卷到党争之中,但他的存在,确实给新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长剑一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