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八十五章 事有反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事有反复 (第1/6页)

    州城前次的挫折并未让同盟会诸人打消念头,而广州倪映典之乱,顺便清洗了新军一番后,误以为万事大吉,亦放松了有关的缉拿。

    香港跑马地35号这个地方虽然很不起眼,但却是同盟会总机关——统筹部,所有的指挥中枢和秘密机关均云集于此。

    在统筹部里担任部长的是同盟会二号人物黄兴,黄兴虽然对在广东发动起义持怀疑态度,但经不起孙中山的一再鼓动再考虑到同盟会上下团结的需要,便转而表示同意,宋教仁虽然是文人出身,不谙军事,但对于组织调度颇有心得。在两人的筹划之下,各项事物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准备工作:500名同盟会会员从日本、南洋、国内等涌来,然后由统筹部利用各种各样的名义,输送到广州秘密机关报到;日本黑龙会方面运输而来的枪支弹药,亦由统筹部安排可靠方式偷运入广州;倪映典起事失败后,逃亡香港的官兵亦得到了统筹部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免他们为生计发愁。港英当局根本没料到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居然会闹出如此大的动静。

    当然,光靠宋教仁一人,即便他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担任调度课课长的陈炯明在此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陈炯明时年刚刚三十有二,幼时是乡里出了名的顽童,但由于家道中衰,后来的成长颇为艰辛,所幸天资聪颖。20时便考中了秀才,27岁时又考入了广东法政堂。

    在法政学堂求学期间,陈结识了在那里任教地朱执信、古应芬,并且与同学邹鲁交往甚密,这三人此时都已是或明或暗的同盟会员,因此对陈炯明影响颇大,此时的陈炯明虽然仍没有加入同盟会,但政治立场和思想抱负已经转而对革命持赞同态度。毕业之后。由于陈在当地颇有声名。又能言善辩。一举被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