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7、古代ABO之公子嫁到(10) (第3/6页)
可以留在书院继续进学。 有那科举屡试不中的学兄便留在书院中,潜心钻研考经,缺钱了还可以帮忙教教学弟。 传说书院中有一个学兄,四五十岁了还是秀才,不成家也不立业,更不来应聘书院正式的讲师之职,就以学生身份宅在书院里,安贫乐道,隐成传奇。 除了必修课,各种奇奇怪怪的选修课的夫子、教室地点、教授内容也都写在了那张纸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学子去听。 文邹邹的课名翻译过来无限近似于农作物花卉培育与鉴赏、论《推背图》的108种解读、演讲与口才与政斗、战争的艺术等等。他们的班主任荀石花先生也有一门选修课,就叫《作诗》,名字格外朴素。 几乎每个小少年抄着抄着都能找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课程。 然而这些丰富有趣的选修课,全部都不对小班开放,以此鼓励小学生们好好读书打好基础,争取早日升上大班。 石花先生交待完抄课表这件事之后,就瘫回了太师椅上挺尸。 宁逾明身后的朱令小声赞叹:“这才是真名士,真风度。”——这是听说过石花先生的名声,还有点崇拜的迷弟一枚。 少年们不管爱不爱学习吧,第一次写作业的条件如此艰苦——连个磨墨的书童都没有! 宁逾明以为按套路石花先生该出来嘲讽同学们连个墨水都不会磨,长大了该如何建设社会主……大周,都是骄奢yin逸、不食rou糜的废物云云,以此收服人心上演麻辣教师戏码。 但他只是很平常地嘱咐那个跟在他后面进来的少年——同学们原以为是石花先生的书童其实是班助的少年教他们磨墨铺纸。 自然正是谢子瑜。 少年还拿着一本小册子共墨笔,在教室里安静地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