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第3/3页)
也不知其原因, 还是桥上一直窝着的老乞丐开了口。 “真是造孽啊, ”他道,“她是前几日孩子被人拐走了, 也就疯了, 日日来这里寻。” “叫谁拐走的?” “天知道。总之是这沟渠里冒出来的。” 听了老乞丐这话,问话人便摇摇头唏嘘。 “那寻不回来了, 哪里能寻得回来呢?鬼樊楼之名可是白叫的。” ……鬼樊楼! 光是听到这个名字, 虞凝霜都觉得心中一悸, 头皮发紧。 “樊楼”本是这泱泱京城中最大的酒楼,占地广,楼宇高, 灯火通明, 奢华美丽。 而与之完全相反, 所谓“鬼樊楼”代表的则是阴暗潮湿,是不见天日, 是黑暗中的恐怖。 “鬼樊楼”——此乃汴京人对城中地下水渠的统称。(1) 河水滋养了汴京的生命,同样也滋生了罪恶。 因为本朝极其重视水运,城中人工水渠就有数百条,且都挖得又深又广,十分坚固,因此便常有罪犯、游民藏身其中。 更可怕的是,这些沟渠四通八达、互相勾连。 可以说,汴京有多宽广,地下的沟渠就有多宽广,所以才以最大的酒楼“樊楼”将其冠名。 因为今岁大旱,更多沟壑渠岸中无水填灌,无形之中,鬼樊楼的地界倒是又扩大了许多。 虞凝霜听说,住在鬼樊楼这地下世界的,大致有万人不止。 其中,绝大多数是难以为继普通生活的苦命人,只能苟安于鬼樊楼,吃残羹冷炙度日。 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杀人抢劫、无恶不作的罪犯。 他们借助鬼樊楼的地形优势,躲避官府追捕,狡兔三窟,难以追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