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二五章 营乱 (第1/4页)
古代的兵制和现代的兵制,都有对于自己的士官长有一个分辨系统的。 对于后代来说,可能要分辨出一个兵的职位高低,肯定是先看肩膀和领口的军衔,就能差不多排列出一个上下出来了。 比较的一目了然,没什么可以争辩的。 而在汉代,虽然没有军衔系统,没有袖标标识,但是也有分辨的一套方法,就是通过身上穿的战甲。 最低等的杂兵是不用想什么战甲的事情的,因此,有甲的自然是比无甲的职位来的更大一些,毫无疑问。 然后是战兵,战兵一般用的是像一件肚兜一样的裆甲,露胳膊露腿露着后背,露着脖子和脑袋,用皮索绑在身上,就只是防护了一下胸腹之间而已。 高等军官,到了曲长,军候这一等级的时候,大部分是用两裆甲的,就是前后两片了,然后像一件加大加厚版的背心一样穿在身上,有的还能更长一些,护得住下腹部。 军候算是等级最高的前线指挥的军官,而至于之上的级别,多数都是在后面进行指挥,作为一个小杂兵,一般都难以见到,不过也可以分辨得出来。 军候以上,甚至是将领统帅级别,有时候也是身着两档甲,但是在胸腹之间的甲片,却是用红线来编织串接的。 若是还能在甲片上有些变化,颜色深浅编出花样来的,那简直就是想都不用想只有最高将领,至少在中郎将那个水平上才能享受的待遇了。 但是很不幸的是,白波军根本就没能有像郡兵这样,多少都是按照国家规定来颁发一些铠甲,许多衣甲都是谁抢到便算是谁的,而那些抢到了衣甲的又是少数,因此还是无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