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归程 (第3/4页)
热,再经过一系列工序,就可以将氦-3分离。 这颗星球氦-3的含量极高,楚君归连续加工了几十炉,就得到了一整个钢瓶的氦-3。 他将钢瓶装在特制的冷凝处理机上,启动冷凝机,就继续挖土,送入精炼炉。 转眼间一小时过去,楚君归以2分钟一炉的速度连续炼了三十炉,又得到了一钢瓶的氦-3。这时第一个钢瓶的氦-3已经处理完毕,被成功压入一个如鞋盒般大小的燃料盒中,而且盒子只装了四分之一左右。 这一盒装满,将是整整半公斤的氦-3。这可不是小数字,在母星时代,据说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总需求都消耗不掉一千公斤的氦-3。 楚君归埋头苦干,一直到将整个能源盒装满,看看时间,已经是四个小时过去了。也只有试验体才能忍受如此长时间的重复劳动,而不感到厌烦和无趣。 实际上,这几个小时楚君归过得非常充实,他分了一个处理单元负责指挥身体干活,其余的算力都在继续优化自己的战斗组件。 燃料盒装满,楚君归就踏上了归程。这种燃料盒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做出来的,只有在二号行星实验基地才能够制造。他们这次一共只带了四个过来,没想到楚君归出来一趟就搞定了一盒。 片刻之后,楚君归收拾了设备,架车返回,留下一地的坑坑洼洼,大概李若白见了又会头痛吧。反正楚君归拍了不少照片,准备一回去就发送到李若白的个人终端上。m.zwWX.ORg 李若白三人这次的动作也不慢。有了楚君归的例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