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3 (第1/4页)
长,眼看已经入秋了, 牧场也开始冬储工作了,袁宁拜托罗元良帮忙了解一下昌沧那边的温室情况,自己也选修了门有关的课程。 袁宁下了课就跟教授往农研所跑, 搬出温室大棚的资料埋头苦读。他早就是农研所的常客,也没人管他,由着他自由出入资料室, 把往年积攒下来的经验都翻了个遍。 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这几年经济发展起来了, 群众消费力大大增强, 以前不会考虑的东西现在渐渐进入许多人的视野。比如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果, 这在以前是极少数人才能有的奢侈,现在不一样了, 大家都有了这个念想。 有这样的市场, 自然就有人去生产。第一批建设温室大棚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旁边的人一看, 眼热了, 一窝蜂涌上去。上头也支持, 你肯建,有政策,有拨款, 大大地鼓励。毕竟这样一来群众收入上去了,群众消费能力也上去了,区域的经济自然也上去了。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支持? 不少地方甚至由村里镇里统一建造温室大棚供当地人租种,要技术给技术,要种苗给种苗,要渠道给渠道。 在这种上下一心的氛围之下,温室大棚渐渐成了南方北方都随处可见的新景观。可惜好景不长,不少地方的温室大棚都没撑多久,一方面是种植者缺乏科学的种植理念,一方面则是一窝蜂种植某种作物的情况非常多、出现增产反而减收的窘况。 而坚持下来的大棚种植户,也因为人和土地患上的“大棚病”而一筹莫展。所谓的“大棚病”,就是大棚种植条件好,可以常年不断持续种植,地力消耗过度,造成种种“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