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ao喊我去盗墓_第八百二十章 古赵文(40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章 古赵文(4000) (第1/7页)

    眼珠子的瞳孔中留下了的影像,显然应该是属于受害者的影像。

    那么这个眼珠子便应该属于“凶手”,而从影像中受害者那极度恐惧的状态来看,“凶手”的外表可能十分恐怖与凶恶……

    吴良不由想起了一项时常在后世的小说与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破案手段——视网膜破案术。

    据说人在死后,死者眼睛中的视网膜可以将最后看到的影像记录下来,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提取出影像,便可以快速锁定凶手的身份,从而极大提高凶杀案的破案率。

    而随着这种说法的传播蔓延,一些凶手在杀人之后还要特意将死者的眼睛挖掉,从而避免暴露身份。

    但这所谓“视网膜破案术”真的可行么?

    若是可行,为何并没有在各类刑侦案件中被警方广泛应用呢?

    为了解开这些疑问,吴良还真就跑去查过一些资料,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视网膜破案术”的确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还被许多生理学家、法医学家当做一个课题进行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甚至还搞出了一個名为“optography”的科研项目。

    可惜多年研究结果却令人失望。

    因为视网膜不具备任何存储影像的功能,因此根本不可能记录下任何影像。

    最多只是其中一种名为“视紫质”的物质会对光产生反应,可以由此判断出当时环境的明暗轮廓,这对破案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

    “视紫质”的光感变化时效亦是极短,除非每次发生命案警方便能够瞬间移动到案发现场,否则就连“视紫质”的光感变化都无法捕捉到,更别说利用这种技术侦破案件。

    也是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