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10节 (第1/7页)
年仅二十一岁的诺奖得主,绝对是未来华夏学术界最粗的那根大腿。 万一成了的话,哪怕三个人分,按照最近的汇率,也是两百万入账。 他刚才那问题,简直是把人诺奖得主当弱智了。 “哈哈,我也就是挺好奇的,怎么乔教授突然想到这事了?”张起歌随口打了个哈哈。 “嗯,昨天晚上没睡好,不如休息下吧。”没了谈兴的杨选清也懒得再理身边这人,按下旁边的开关,把靠背摇下了些,然后直接闭上了双眼,没一会就发出轻微的鼾声。 张起歌在心底叹了口气,也干脆闭上了眼睛。总不能枯坐几个小时吧。 …… 华夏,陆云船坞。 在上次深海勘探项目测试下海仪式成功举办,又顺利回收之后,这座曾经的混用船坞便开启了大规模的改造工作。 具体其实就是在修建了一个大型的下水建筑。 现在承载者入水已经不再是像测试时那样,需要吊车将承载者放入预定轨道,然后滑入海中……因为现在已经有固定的室内吊柜跟滑轨…… 下了自动化生产线,完成质检的承载者直接就会被送上吊柜,然后直接顺着滑轨潜入海中。开始正式投放之后,整套过程都不需要见到太阳…… 每天具体投放了多少承载者进入地球海域,也成了机密。 除了有限的几人外,哪怕是在船坞内工作的人员,最多也只能大概估出一个数字。 伴随着第一波数据出炉,现在投放的承载者跟探索者,承担的任务也开始不尽相同。 有真就主要负责近地海底地质勘探的,也有部分承载者搭载的探索者承担开始承担近海感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