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雄兔眼迷离 第269节 (第7/9页)
,醉眼迷离又忍不住想起京中江府等人气定神闲的斯文做派。他学的不快,却能极轻易的分辨孰优孰劣。 不见高山,则不显平地。未识皇权,还以为明县的老爷是何等威风。风水轮流转,以前他还是跪着不能抬头,如今却是坐在主席位了。 他仍一杯接一杯应了张垣敬酒,却奇怪的记起自己学到的一个新词。这些人,终不过尔尔,尔尔而已。 可人心隔肚皮,张垣只见李阿牛来者不拒,尽数入喉,便猜李大人这趟还乡之行极为畅快。趁着兴头上,又提过塑像尚未完工,还请多多担待。 李阿牛堪堪压着心头志得意满,摆手劝张垣无需多言。此番回来,已承足了老爷大恩。二人再推杯盏,一笑置之。 李阿牛如此好招待,倒叫张垣心里略有发毛。其实老木桩子刻个简单人像,四五日也足够了,说是金身塑像,总不能真给贴个金箔上去,那就太过逾越。 他有意拖着,还是指望李阿牛过段时间再回来一趟。正所谓常来常往,才有深情可现。然普通命官无诏总不能凭白上京说要跟人叙旧,能指望的当然就是李阿牛常回。 迁坟事罢,可再难想的到何事儿让这位大人往明县跑。倒不如将那塑像之事拖上一拖,大家很快又有缘得见。 撺掇着立像当然也为此故,俗人三年五载不上坟的也就罢了,万一这李大人回京就离地成佛,直接将坟迁去了京中,那不是这辈子都见不着了么。 立个庙在此处,他总不能连庙也迁走,千里万里的,都得是个挂念,何况明县离京中不算迢迢,十里八乡百姓盯着,不信逢年过节他自个儿不回来拜拜。 然这些俱是个后话,此刻张垣醉的真心实意,也就懒得惦记,只红着脸开怀不已。这哪是李大人的差,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