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22):教义,灵感(二合一) (第2/5页)
“艺术歌曲”这一体裁起源于中古时期的市井民谣,又更多地受到了西大陆的尚松影响——一种四至五声部的世俗无伴奏合唱——这让它演变得日趋专业化。经本格主义技法的发展,又经浪漫主义文学的滋养,它早已经是严肃音乐而非市井音乐的范畴了,北大陆西大陆的声乐专业科班生,在校期间就会接受繁多的艺术歌曲训练。 既然是“歌曲”,自然有歌词、伴奏、段落结构这些元素,但艺术歌曲和民谣有三点本质的区别: 歌词上,它的文本诗篇多由大文豪创作,如这里的巴萨尼,前世的雨果、歌德、海涅或莎士比亚这一级别的人物——光是排出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就可以想象出其文学性的门槛极高,与民谣意义上的“词作家”不可同日而语。 伴奏上,钢琴或管弦乐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作曲家阅读诗歌后精心创作设计,以让和声、织体、节奏与歌词的韵律、意境、文学性高度契合,绝不可随意更改任何音符,也必须严格按照严肃音乐的技法去演奏,否则会破坏“再现诗歌意境”的这一过程。 结构和表现力上,它的戏剧性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旨在表达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起伏,反映诗人与作曲家内心中高贵的音乐情趣和艺术志向。….为了达成这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它们往往会有高雅隽永的旋律、严谨多变的曲式、精彩复杂的转调、以及将“小型作品大型化”的“声乐套曲”创作倾向。 想精通艺术歌曲这一严肃音乐的重要体裁,高贵灵感、声嗓天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