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真的没人用过(4K二合一) (第3/7页)
」 「总之,初定计划是再过今年一整年,当特纳艺术厅积累了足够多忠诚的乐迷与赞助伙伴,当发行在售的唱片销量流水足够之多,当旧日交响乐团的演奏技艺再上一个台阶时,我会开始逐步抽身至纯粹的世界当中去……」 「我靠指挥过活,但我活着是为了作曲。」 “罗伊·麦克亚当小姐亲启” 古典羽毛笔的笔尖跃然于纸面之上,办公室里响着轻微的沙沙声。 早春的夜幕来得依旧早,窗外已是灰黑一片。 范宁时而提腕沉思,时而奋笔疾书,过了许久他将信笺轻轻塞入信封,在封面划上最后一笔,然后靠在座椅上扶额出了一小会神。 在被“复活”的灵感火花击中后,接下来面临的将是极其艰难繁杂的工作,既有对初始灵感的细分拆解,对大量文学与音乐结合案例的考察,也有纯粹理性的、技术上的难题需要克服,它们时不时就会在创作的道路上划出一道鸿沟,让人一连几天几夜寻不到跨越的希望。 就拿范宁之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来说:巴萨尼《复活颂》原诗的文本虽然出彩,但是太过于短小了。 它只有两个诗节,而按照范宁设想,合唱部分的音乐语汇,至少需要八个诗节的时长才能承载,这自然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歌词,音节的抑扬顿挫也需与音乐情感相匹配。 对诗歌文本的改编扩展,贯穿了范宁的作曲全过程,此前的大量思考积累发挥了作用,他也一度庆幸“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似乎在文学素养上多少比其他音乐专业要强点”。 这项工作有时取得进展,有时又推倒重来,直到如今过去了两个月,八个诗节/唱段的歌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