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八十九章 有何不可(4K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有何不可(4K二合一) (第4/7页)

,难以转化语汇,但或许唯有如此,我的《c小调第二交响曲》才能支撑起对于死亡讨论的宏观叙事。”

    “别那么写,会扑的。”另一方面,吉尔列斯的各种画像、铜像和凋塑时不时在眼前浮现。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交响曲已经够复杂了,要不老老实实用器乐完成自己的积累,收获更多乐迷的认可?

    时至今日,范宁总算是亲身感受到,当年的勃拉姆斯写交响曲时有多难受了,难怪他的《第一交响曲》写了21年。

    范宁确信,这样的尝试还不如直接自己把“贝九”拿到这个世界上来。让贝多芬和吉尔列斯这两位“掌炬者”去对轰,“赢面”比现在大得多。

    三条道路摆在自己脚下,不知踏上何方。

    安魂曲落幕,离诗人所指示的新旧交替之时已近,装载灵柩的车队行出教堂的布道广场,方向是离此处约15分钟步程的郁金香中央公墓。

    仿佛和近一年前的某次场景类似,范宁沉默地在人群中行步。

    若放在平日,郁金香中央公墓应是树木葱茏,气势显赫,大理石碑纵横交错,但它在午夜时刻难见其形,四周昏暗而沉寂,唯独近处崭新石碑上的墓志铭在自己眼中可见,那是诗人在16岁时就向世界发出的宣言。

    诗歌是对语言的反叛。

    米尔主教在安魂曲演奏之前的引言,再次浮现在范宁心中。

    “每个人都必须遵从内心的自由意志一次又一次地生产真理,否则他就会枯萎...即使那不是终极真理,但至少不会被历史判定为失格。”wap..OrG

    自由意志?

    范宁再一次明确地意识到,在交响曲中加入合唱,是他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