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而爱乐(480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而爱乐(4800) (第3/8页)

常门票”、“画册及纪念品销售”等二级项目在内;

    第三方收入占比15%,包括“艺术冠名”、“常规捐赠”、“政府补贴”等二级项目在内;

    可以看出,在范宁的一系列玩法下,音乐会虽然是主要的艺术活动形式,却已不是主要的营收渠道了,在“演出收入≈营业收入”的传统音乐厅和剧院眼中,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这早就引起了帝国其他同行的注意,参考与分析一波接一波,甚至上个月有两个郡的文化部门都来实地考察了,但这些政要们发现根本学不来范宁的玩法。

    唱片?是个业内人都知道现今是唱片工业的黄金年代!但野蛮生长的初生期已经过去,高质量的唱片已有相当多的存量,能用上留声机的乐迷耳朵都极为挑剔,现在能称之为“赚大钱”的只有“杰出新作”或“大师神演”,可是院方和作曲家通常只是合作关系,能灌录一部优秀的新协奏曲就够吃上一年了,谁能像范宁这样半年连发这么多曲目,而且还是自己给自己赚钱?

    美术馆?有“钱途”的文化产业模式之一,但和音乐厅不是一回事啊!有谁既擅长经营美术馆又擅长音乐厅的?想来想去,就眼前这位一个。

    艺术冠名?打扰了,那些层出不穷的礼遇根本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不是没人想学,但学不成样子,金主根本不买账!

    光说那25%的票房收入,在定价对标十大乐团的情况下还场场爆满,那些营销手段就够难学的了!

    “好吧,他对钱没有兴趣。”康格里夫接受了这个观点,“所以这个…怎么宣传?”

    “啊,我不懂这个。”

    “这不是您的拿手好戏吗?”

    洛桑和奥尔佳被这位运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