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一百一十一章 斯克里亚宾《天启秘境》(4K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斯克里亚宾《天启秘境》(4K二合一) (第4/8页)

悲剧”,第二乐章为“陶醉”,第三乐章为“神圣游戏”,他在创作中直言“精神有了翅膀”,自己已经“摆脱束缚,获得解放,攀升至较高处”。

    第四号交响曲《狂喜之诗》(op.54),他在乐谱中不时地作出“发光地、闪光渐强地”演奏提示,认为其“表达rou体的欢愉,神性的起舞,造物的意志”,并感叹“这是我第一次在音乐中发现辉光,第一次体会到高潮中的沉醉、搏斗和窒息感...”

    第五号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火之诗》(op.60),他认为其配器包括“钢琴、合唱和色彩背景”,在莫斯科首演时要求“用一架能将不同的异质光影投射于舞台上的装置”,以随着音乐情境表现“关于色彩的奥秘”。

    《第七钢琴奏鸣曲》(op.64),被他起名为“白色弥撒”,要求演奏者的表情术语是“高尚地、芳香地”,并坦言“其每一个音符都来自神秘高处,如处子般纯粹...请洗耳恭听这静谧的喜悦...”

    《第八钢琴奏鸣曲》(op.66),被他指示道“不再像巴赫那样对位,所有对位之音都是和声,它们溢满奥秘,它们彼此调和。”

    《第九钢琴奏鸣曲》(op.68),被他起名为“黑色弥撒”,与“白色弥撒”的感官蒙福不同,这首作品充满着阴森恐怖的音响和不安的情绪,他隐晦地暗示“白色弥撒”可以祛除污秽,而听众可借“黑色弥撒”推测出某个“将魔鬼召唤回人间炼狱”的秘仪。

    而他在描述《第十钢琴奏鸣曲》(op.70)时,则完全让人不知所云了:“我的第十奏鸣曲是昆虫奏鸣曲,所以这里没有刺耳的声音...昆虫是太阳之吻...呵,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