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二十六章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4K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4K二合一) (第5/7页)

出。

    尽快赫胥黎对划票决策的上下限作出了理性分析,但这并不能减轻几十年来史无前例的越界感。

    他这封电报一旦吐出,圣莱尼亚交响乐团首先要承受的,就是巨大的舆论压力!

    “呼…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

    赫胥黎开始书写自己的名字,竭力稳住了自己不够自然的笔迹。

    接下来的时间,范宁带着大家打磨了《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开头3分钟,他不确定最后能在电台播放的时间,主题演奏完约需90秒,连接部演奏完约需3分钟,从相对完整性上来说,都能接受。

    尽管四个小时的时间反复演奏短短这一段,但大家清楚自己的声音马上就要在收音机中播放,坚持以最大的耐心配合了范宁提出的各项要求。

    范宁选择了拾音电极麦克风的录制服务,作为近十年新诞生的技术,它能捕捉到的声音高低频比起机械录音有里程碑式的突破。

    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音色辨析出不同的乐器,这是因为用任何乐器演奏一个音,其实并不只一个基音,而是会产生由许多不同的音组合出来的“泛音列”,它们是导致音色不同的根本原因。老式的机械录音由于能捕捉的频率带过窄,导致“泛音列”中大量的音符丢失,这就导致很多乐器听起来完全不像它的声音。

    电声录音的价格比机械录音贵上十倍,虽然以范宁听惯前世CD的耳朵来衡量,这种唱片仍然既“单声道”又“不保真”,但总好过那种钢琴不像钢琴,铜管不像铜管的机械录音。

    而且它的拾音范围也大大增加,乐手们不用狼狈地挤在几个大喇叭旁边演奏。

    乐团之声响彻大厅,诗意的信号在电子管内流淌,驱动电气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