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烈阳导引(4K二合一) (第4/8页)
了“不坠之火”的见证符:中间的圆加上周边火焰状的放射线条。 这一点的重要性是致命的,比如“不坠之火”,如果秘仪执行者别的不变,但把圆形画成了椭圆或月亮形,这就保不准指向什么别的奇怪祈求对象。 确认见证者后也就可以初步确定灵数了,它以作为象征物的蜡烛计数,可以计“根”,有些特殊的情况也可用烛台计“组”。 范宁此次为祈求对象选择的灵数是10,这在有些古代学者口中叫做“王国”,暗示赞美“不坠之火”璀璨的智慧——炽热耀眼,充满活力和力量。象征自我的蜡烛则按常规取1。 据说灵数的选择和见证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完全死板的,因为每个灵数的解释含义非常广且存在概念上的交叉,某些复杂的秘仪,往往还要考虑到自己的灵性状态和愿景。 蜡烛一根根被点燃后,范宁进入了秘仪实质性的步骤:构造祭坛。 由于此环境已经非常的圣洁宁静,所以可以直接开始填充相位。 依照不同的秘仪要求,填充物既可以是非凡物品、执行助手、回响、礼器,也可以是象征特质相对明确的寻常物品:比如象征“烬”的铃铛或锐器、象征“荒”的清水、象征“茧”的泥土或贝壳等。 一般来说,秘仪只会要求祭坛内相位的强度,而并非具体填充物。 比如这个制作“烈阳导引”的秘仪,需要大概4-7阶的“烛”,以及少量的“钥”和“衍”。 范宁自身的灵性正带着“烛”的“沐光回响”残留,他将刻有见证符的羊皮纸铺于祭坛基底后,依次再放置提灯作为“烛”、粗盐碟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