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2 (第2/4页)
用来给小宁颂启蒙的想法。 但他没有专门去背诵过,只记得一些脍炙人口的句子。 而且中一些涉及到三国之后历史的东西,在这里也不能用。 说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都知道,但说窦燕山教五子,压根就没人知道。 所以要成书面世,大部分都要他来重新编写。 之前宁砚有官在身,就只是做了一些准备,并没有开始动笔。 直到这次,他才用大把的闲暇时间来编写。 虽然看起来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编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 所幸宁砚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一壶茶,几张纸就能坐上一天。 修修改改,成文虽然不多,但已经有了真正的的一些韵味了。 等赈灾结束了,还可以送去翰林院,让里面的人帮着斧正斧正。 听宁砚这么问,夏敬沉吟了一会儿后回答道:“我私以为,若能成书,应当不逊于。 具体的你应该去请教纪太傅,他乃天下文宗之首,由他来判定才有意义。” 宁砚点了点头。 “这文还未写完。 等哪一天我写完了,就去找纪太傅。 大人,不知大约还有多久能到三峡?” “照这样的速度再有三五天就能到了,之后的路就不这么好走了。” ** 半个月后,潼川府下辖蓬英县。 宁砚坐在马车中,一直撩着车帘看着外面的一切,用满目疮痍来说一点都不为过。 大地显然才被洪水肆虐过不久,只留下了一些枯树枯草。 只有一些鸟雀在还没有完全干涸的地上跳来跳去,寻找吃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